守护百姓健康 共享美好生活
时间:2019-10-14 11:42 浏览量:

    70年披荆斩棘、励精图治,泉州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从最初看病老三样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彩超、CT、核磁共振等数字化医疗影像;从简陋拥挤不堪的诊室到一室一医一患,并有专门候诊区;从乡村群众患病找个体无证医生到“赤脚医生”,再到如今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2016年—2018年度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居全省设区市第一,实现“三连冠”;我市在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考核结果位居设区市第二名;晋江、永春分别排名全省县(市、区)第一、第二位。

    从“老三样”到机器人手术系统 

    改革开放前,我市医院的条件差,尤其是基层卫生院设备简陋、单一。当时就靠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只能简单诊断治疗一些感冒、肠胃炎等常见病。 

长年奋斗在手术台前的福医大附二院肝胆外科李新丰教授和耳鼻咽喉科黄方主任医师,都是从医35年以上的资深医生,他们对手术室环境及硬件设备的变化尤为感慨。“以前,手术室没有供暖及空调设备,寒冬腊月病人手术时只能多盖几床厚重的棉被或用电炉供暖,以免手术病人受凉寒战。酷热的夏天,因为手术室必须无菌,虽然有电风扇,但怕“扬尘”引起感染,穿着厚厚两件手术衣的手术医师常常挥汗如雨,巡台护士往往要“兼职”帮医师擦拭汗水。黄方介绍说,目前,福医大附二院东海院区的手术室是按现代化数字化手术室标准来建设的,硬软件及环境长足提高。从智能化手术室更衣系统、多功能电动手术床、LED无影灯、吊塔、空气净化层流手术室、内镜手术室、整合了内镜视频、CT/MRIDSAC臂数字化X光机的“杂交手术室”,机器人手术系统以及视频传输系统等都是智能化手术室的高配。 

    在经济和科技的支持下,医疗诊断工具和诊疗水平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眼科全飞秒激光、MRI、螺旋CT、数字DR、移动DR、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流式细胞仪、乳腺X光机、高清内镜系统……”泉州市儿童医院设备科负责人吴建文介绍,医院引进了这些与国际接轨的医疗设备,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加强了医疗安全和质量,同时也方便了群众,提高了社会效益。 

    “现在不会做内镜手术的医师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外科医师,”李新丰教授说,五年前,医院就已购买了一台机器人穿刺活检系统,在CT引导下该机器人能够精准地对深部脏器进行活检。今年医院购买了一台“天玑”骨科机器人手术系统,并加入“中国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创建单位”,该机器人手术系统借助5G网络,可实现远程手术指导及教学。未来的医学将朝着人工智能的方向迅猛发展。 

    “之前,传统手术用的医疗器械是常规的不锈钢剪刀、镊子、钳子等,医生手术都是在眼睛直视下进行的开放式手术。”有着多年手术经验的泉州市中医院外三区科主任庄阳辉说,近几年,微创技术再次随着相关技术的革新而得到上升,图像从标清、高清、超高清、3D技、裸眼3D的一路发展。 

    从传统手术到5G远程会诊 

    开放式手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让人恐惧。但是现在,做手术你无须再害怕。 

经完善围手术期准备,协同麻醉、体外循环、心脏彩超和护士团队,泉州市第一医院郑理玲教授团队和广东省人民医院专家合作,成功为一位50多岁的患者实施微创小切口胸腔镜下心脏二尖瓣置换和三尖瓣成形手术,术中食道超声TEE证实手术后瓣膜各项功能正常。患者术后恢复很快,顺利康复出院。这是泉州市首例微创小切口胸腔镜下心脏瓣膜置换和成形手术,填补了我市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受腰痛困扰10多年的林女士,在泉州市正骨医院医生的帮助下,顺利施行全脊柱内镜下腰椎微创融合技术,腰痛症状得到了有效治疗。泉州市正骨医院脊柱一科医疗学科带头人吴志强主任认为,传统手术切口大约67厘米,三天左右可以下地,而微创手术切口只有3厘米左右,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传统手术椎旁肌肉剥离很多,现在脊柱内镜下微创融合手术就不需要了,正常组织结构破坏少,患者身体恢复快。” 

除此之外,无创影像技术、基因技术、靶向治疗、电磁诊断等创新性技术不断涌现,肾脏移植、心脏、脑血管介入手术全面开展,静脉溶栓广泛开展……医生们国内外交流学习成了家常便饭,医疗技术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好势头。 

未来,5G手术将不是梦想。中国电信泉州分公司已运用5G技术,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和惠安县医院率先完成本地首例5G远程B超会诊试验。今后,远程诊疗、远程手术、远程急救、远程输液、远程查房等5G+医疗将广泛应用,助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方便老百姓不出远门把病看。 

    从缺医少药到“大病不出县”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缺医少药”是当时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写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难以保障。而近,医院建设、医疗设施的发展日新月异。 

2015810上午,整体搬迁至新址的泉州市中医院开诊。一期占地11.2万平方米,首期建设1000张床位,所有科室全部相通,避免市民风吹日晒。二期今后开建后,将新增500张床位。 

    而泉州市正骨医院北峰院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新增床位1000张,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设资金10亿元左右,计划于2022年完工。 

坐落于东街的泉州市第一医院,始建于1936年。2010615日,该院城东院区一期开诊。一期按1000张床位的规模设计,总建筑面积107150平方米,包括综合医疗大楼(门诊、急诊、医技、病房综合大楼)和后勤支持系统。城东院区二期病房楼今年5月顺利封顶。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工并交付验收,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项目投用后,将新增临床病床700张、停车位1118个。 

    2015年元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东海院区一期工程的门急诊医技楼、明南病房楼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标志着这所百年老院走进新时代。今年7月,东海院区一期工程核心病房楼正式投入使用。东海院区目前设立30个专科门诊,7个候诊区,其中核心病房楼共有16层,病床床位780张左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许建华表示,东海院区建设完成后,为病人就医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均提供了舒适的医疗环境和先进的医疗措施,医疗服务也得到了提升和改进,病人住院期间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与照顾,满意率大大提升。 

在推动优质资源扩张的同时,不忘“强基层”。我市连续9年每年投入资金700万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市和县级按照1:2配套资金。近三年来,市县乡共投入近2亿元用于卫生院“双达标”建设。9家卫生院通过医院等级评审,获二级甲(乙)等医院等级,我市乡镇卫生院通过等级评审晋升为二级医院,此举走在全省前列。全市累计获评国家级“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29家、“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数量居全省设区市首位。 

未来,医疗资源将持续“补短板”。泉州市委《关于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5.3张、执业(助理)医师数2.2人、注册护士数2.6人。 

同时,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力争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数比例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逐步实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 

    70年来,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病人的预防、治疗、康复,全方位、全周期进行有效的管理,更加注重人民的健康。 

数据统计,我市已经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电子档案756.82万份,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分别为42.21万人、31.85万人、11.1万人、3784人、3.01万人;完成孕产妇管理7.8805万人,新生儿访视9.0574万人。 

孩子呱呱坠地,新生命意味着新开始,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到来。经过多年努力,2010年至2018年监测结果提示,我市重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尤其是严重致死、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构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积极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工作。 

麻风病曾被称作“绝症”,我市高度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19949月,泉州市从麻风流行区转为非流行区,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合考核验收,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麻风的标准。 

    70年来,泉州市医疗卫生事业 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福利。未来,我市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现在78.29岁,国民体质达标率将达到90%以上。 

    70年,是梦想新起点。泉州卫健部门、广大医务工作者将一如既往、步履坚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赢得更多健康砝码而奋斗不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