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泉州卫健领域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泉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苏松炎率领市卫健委有关领导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现场提问
Q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卫健部门,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应该说,泉州市历来重视民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更是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重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高位推动,先后印发实施了《泉州市卫生健康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方案》和《泉州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确立了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提出了七方面30条措施,为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今年7月19日,市政府与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签订协议合作共建福建医科大学泉州湾研究生科创实践基地和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并将于近期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协议,将合作共建福建中医药大学泉州海丝中医药中心,努力在学科建设、医学科研、医疗的产学研方面为泉州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
近两年,市卫健委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关注的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发展提升优质医疗资源,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医疗新高地,实现“就好医”。加快建设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这两个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泉州市第一医院高位嫁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建设临床技术协作中心,设立“名医工作室”、开设“专家手术周”、建立远程多学科会诊等。上海六院常驻专家累计已达29人次入驻,柔性派驻名医工作室专家已达47人次。累计带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5项,其中有16项为国内领先技术并部分填补我省空白。两年来全市新增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34个省级重点专科,柔性引进上级专家132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相应病例数量明显增加。今年1-8月,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四级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3.8%,比较有效解决群众市域外找名医问题。
二是建立发展新机制,实现“就能医”。实施“五个一批”诊疗能力提升计划,对接国家“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综合推进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补偿机制等综合改革,2022年以来新增12个对外合作项目、25个市级重点专科、15个临床亚专科、18个市级诊疗团队和14个市级专科(专病)中心,形成一批特色专科、优势专科和平台专科等。8家县综合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数量居全省首位,2021年二级综合医院“国考”排名中A档数量和A档率均居全省第一位。今年1-8月,13家二级以上综合公立医院手术同比增加10700台次,让多数群众在县域内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能手。
三是构建联带新格局,实现“就近医”。持续推进三甲医院资源下沉,实行网格化布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市级医院对口帮扶相应县域医疗机构。如: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推行“双主任”制管理,应用互联网+医疗模式,设立联合门诊和病房,建成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等“五大”中心,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远程诊断等服务48771例次。
接下来,我们还将充分发挥我市首批52名临床学科建设专家的作用,在基层设立传承工作室,用2-3年的时间,在基层培育一批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推广一批基层适宜技术,打造一批基层特色专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更加方便就近就医。
Q2请问,围绕提升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能力和水平,卫健部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大家知道,传染病的威胁永远伴随着人类,防控重大传染病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泉州人口基数大、对外交流频繁,传染病输入、传播风险也大。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市卫健系统时时保持忧患意识,上下一心,着力从早发现、快处置、准确溯源、全面发动等方面努力提升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水平。
一是提高早发现能力。抓医疗机构哨点关口作用,优化运行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强化全员滚动培训,配备便捷检验试剂,提升医疗机构早发现早诊断能力。抓监测预警网络完善,全市126家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17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疾控单位及时审核汇总、监测分析,早期预警,提出决策建议。
二是提高快处置能力。推动我市按常住人口万分之1.5的比例核定市县两级疾控中心人员编制,稳定壮大疾控专业队伍。组建市县两级“四类”流调溯源和消毒指导工作队伍,其中专家队伍13支,骨干队伍172支,通过流行病学实训平台、实战演练等方式,提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能力。今年来,市、县两级联合快速调查处置传染病疫情苗头事件117起,均能及时规范处置,有力防范疫情扩散。
三是提高准确溯源能力。持续推进实验室设施设备填平补齐和升级换代,疾控机构建成65个P2实验室,基本配齐多重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仪,提高了病原快速鉴定能力。市疾控中心配备了二代和三代基因测序仪,新冠、登革热、艾滋病等病毒基因测序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可快速准确开展疫情溯源。
四是提高公众防范能力。持续健全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网络,通过泉州政务、泉州市卫健委、泉州疾控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根据传染病流行形势,及时发布提醒,引导公众主动防范。近期结合登革热等传染病的防控,全面动员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家家户户一起动手,清理水培植物,清除蚊虫滋生地,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我市应对新冠、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有一条突出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朋友,继续支持并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控工作,携手保护泉州人民的健康,共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Q3今后一个阶段,泉州在乡村医生的招聘、培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将会采取哪一些新举措、新办法?
来源:泉州晚报社
记者:吴泽华 张沼婢 高慧子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