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29-3000-2025-00004
- 备注/文号:泉卫宣传〔2025〕62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14
为大力普及健康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岗位专业技能,稳步推进“健康素养66条”普及程度,进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推动全市健康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决定联合开展第四届泉州市健康素养宣传活动暨泉州市健康素养科普比赛。
活动由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泉州市卫生健康监督所)承办,泉州市科普融媒体中心协办。参加对象包括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科技工作者,参赛作品围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特别是吸烟危害)、基本技能等知识(详见附件)。
各县(市、区)卫健局、科协要广泛发动,组织人员积极参与。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泉州市卫生健康监督所)负责市级复赛等活动的组织实施,并指导各县(市、区)卫健局、疾控中心做好辖区内健康素养科普比赛初赛等活动。
联系人: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傅惠卿,22279177;
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泉州市卫生健康监督所):张燕红,28067896;
泉州市科普融媒体中心:王晓珠,22217597。
附件:1.泉州市健康素养科普比赛活动方案
2.《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
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4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泉州市健康素养科普比赛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岗位专业技能,稳步推进“健康素养66条”普及程度,大力普及健康科普知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全市健康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决定联合举办第四届泉州市健康素养宣传活动暨泉州市健康素养科普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泉州市卫生健康监督所)
协办单位:泉州市科普融媒体中心
二、活动主题
健康泉州 有我同行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7月
四、参赛对象与形式
参赛对象: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全市科技工作者;
参赛形式:可个人参赛,也可组成团队参赛(团队人数至多5人)。
五、比赛形式和内容
比赛可采用科普演讲形式,选手可灵活运用PPT、背景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鼓励选手创新表现形式,如以脱口秀、相声、情景剧等新颖形式参赛。参赛作品需围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等内容展开,主题涵盖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特别吸烟危害)、基本技能等知识等领域。通过赛事选拔优秀作品并广泛传播,推动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比赛流程及时间安排
(一)初赛(2025年4月20日—6月15日)。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科协制定本级活动方案,广泛发动,组织开展辖区健康素养科普比赛初赛,并联合推选辖区内优秀作品,以视频形式参加市级复赛。
各县(市、区)推选代表作品,具体数量如下:
县(市、区) |
作品数量 |
晋江市、南安市、安溪县 |
各6个 |
鲤城区、丰泽区、泉港区、石狮市、德化县、惠安县、永春县 |
各4个 |
洛江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开发区 |
各2个 |
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 |
各1-2个 |
(二)复赛(2025年6月下旬)。泉州市卫健委组织专家团队对各县(市、区)及市直各单位选送的作品进行评审,卫生组各评选出优秀奖若干,并优选20个作品进入总决赛。
(三)总决赛(2025年7月上旬)。总决赛以现场比赛形式进行,对复赛评选出的20个作品进行现场决赛,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最佳表演奖一个、最佳创意奖一个。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七、活动要求
(一)参赛作品必须紧扣主题,立意鲜明,内容完整,健康向上,生动易懂。
(二)参赛作品要求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5分钟内,大小不超过7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无水印,可配背景音乐。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
(三)参赛作品命名格式:2025年泉州市第四届健康素养科普大赛短视频《节目名》+作者姓名(队长)+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如“2025年泉州市第四届健康素养科普大赛短视频《健康素养》张三泉州一院18900000000”。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组别,不得以任何形式体现单位名称、参赛者姓名、领队姓名等内容。作品提交后,相关信息(含领队信息).
(四)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原创且未参加过国家或省级公开比赛,如使用他人作品,必须特别声明版权所有情况。因涉嫌抄袭、侵犯肖像权等侵权行为导致的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五)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或其他有版权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和视频,不得出现与本次比赛无关的条幅、角标等。
(六)各县(市、区)、各单位参赛单位填报《“健康泉州有我同行”泉州市健康素养科普比赛报名表》(附件1.1),连同参赛视频一并打包,6月15日前报送至比赛组委会邮箱:jksyjs2022@126.com,联系电话:28067896。各县(市、区)作品由当地卫健局汇总,填报《泉州市健康素养科普比赛作品报送汇总表》(附件1.2)并加盖公章。组委会不接受以个人名义上报的作品。
(七)主办方拥有对比赛有关事项的最终解释权,并享有对参赛作品展示、出版、汇编、发行及网络传播等权利,参赛者享有署名权。因涉嫌抄袭、侵犯肖像权等侵权行为导致的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八、评选办法及奖项设置
(一)主办方将聘请泉州市卫生健康、科普、广电、文化等领域资深专业人士组成评委组进行评判。
(二)设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最佳表演奖一个、最佳创意奖一个,颁发荣誉证书。
(三)为表彰各地各部门的组织宣传发动和指导工作,活动将设置组织奖,颁发荣誉证书。
九、其他事宜
(一)活动将通过泉州市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泉州疾控微信公众号、泉州市科协微信公众号、泉州广播电视台等平台发布活动相关情况,报道赛事进程,并对参赛获奖作品进行展播。
(二)部分优秀参赛作品将通过全国科普日等相关科普活动及平台展览展播、推广,并择优收入“泉州科普”优质科普资源库,向“科普中国”等上级科普平台推荐选送,适时面向全社会开展公益科普宣传。
(三)以上大赛的具体安排若有变动,以主办方发布的启事和宣传通知为准。
(四)市级比赛所需经费由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泉州市卫生健康监督所)承担,从市卫健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经费列支。
附件1.1
“健康泉州 有我同行”
泉州市健康素养科普比赛报名表
作品名称 |
|
||
单位名称 |
|
||
队长姓名 |
|
联系方式 |
|
队员姓名 |
|
联系方式 |
|
队员姓名 |
|
联系方式 |
|
队员姓名 |
|
联系方式 |
|
队员姓名 |
|
联系方式 |
|
作品说明 |
|
||
作者许可 授权 |
兹授权“健康泉州 有我同行”泉州市健康素养科普大赛组委会对本人的应征作品拥有以下使用权:以任何形式、在任何载体进行发表、发布、出版、传播、展示。 年 月 日 |
||
附件1.2
泉州市健康素养科普比赛作品报送汇总表
报送单位(盖章): 形式:个人 团队
序号 |
作品名称 |
参赛者 |
参赛者单位 |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1.参赛作品(视频)、报名表和汇总表一同打包压缩发送到邮箱jksyjs2022@126.com,联系电话:28067896;
2.参赛作品统一以“2025年泉州市第四届健康素养科普大赛短视频《节目名》+作者姓名(队长)+单位名称+联系电话”的格式命名。
附件2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2024年版)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预防是促进健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2.公民的身心健康受法律保护,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健康和不损害他人健康的责任。
3.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4.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5.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6.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8.血压、体温、呼吸和心率是人体的四大生命体征。
9.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防控传染病人人有责。
10.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成年人也可通过接种疫苗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11.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2.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患者能够治愈。
13.家养犬、猫应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消毒伤口,并尽早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或血清或单克隆抗体)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4.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多种疾病。
15.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猎捕、不买卖、不接触、不食用野生动物。
16.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17.关注血糖变化,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18.关注肺功能,控制慢阻肺危险因素,慢阻肺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19.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
20.预防骨质疏松症,促进骨骼健康。
21.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
22.关爱青少年和女性生殖健康,选择安全、适宜的避孕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保护生育能力。
23.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等),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职业健康损害。
24.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5.体重关联多种疾病,要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26.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27.膳食要清淡,要少盐、少油、少糖,食用合格碘盐。
28.提倡每天食用奶类、大豆类及其制品,适量食用坚果。
29.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0.珍惜食物不浪费,提倡公筷分餐讲卫生。
31.注意饮水卫生,每天足量饮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32.科学健身,贵在坚持。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应进行2~3次抗阻训练。
33.不吸烟(含电子烟),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多种疾病。电子烟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34.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戒烟越早越好。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时可寻求专业戒烟服务。
35.少饮酒,不酗酒。
36.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37.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正确认识焦虑症和抑郁症。
38.通过亲子交流、玩耍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应及时就医。
39.劳逸结合,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睡眠。
40.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使用消毒产品,积极预防传染病。
41.保护口腔健康,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42.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43.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遵医嘱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44.遵医嘱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易成瘾性药物,预防药物依赖。
45.拒绝毒品。
46.农村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禽畜粪便。
47.戴头盔、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分心驾驶、不疲劳驾驶;儿童使用安全座椅,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48.加强看护和教育,预防儿童溺水,科学救助溺水人员。
49.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50.主动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适龄生育,孕期遵医嘱规范接受产前检查和妊娠风险筛查评估,住院分娩。
51.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满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
52.青少年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每天应坚持户外运动2小时以上,应较好掌握1项以上的运动技能,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性行为。
三、基本技能
53.关注健康信息,能够正确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
54.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55.会识别常见危险标识,远离危险环境。
56.科学管理家庭常用药物,会阅读药品标签和说明书。
57.会测量脉搏、体重、体温和血压。
58.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会拨打120急救电话。
59.妥善存放和正确使用农药,谨防儿童接触。
60.遇到呼吸、心搏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学习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61.发生创伤出血时,会进行止血、包扎;对怀疑骨折的伤员不要随意搬动。
62.会处理烧烫伤,会用腹部冲击法排出气道异物。
63.抢救触电者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64.发生建筑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119,会自救逃生。
65.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地震时,选择正确避险方式,会自救互救。
66.发生洪涝灾害时,选择正确避险方式,会自救互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