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 苏松炎
《中国城市报》(2025年05月05日 第 32 版)
福建省泉州市委书记张毅恭带队参加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全国竞争性评审答辩,并担任主答辩人。
福建省泉州市各地积极打造具有县域文化特色的托育园。图为德化县陶瓷文化托育园中,入托儿童体验陶瓷制作流程。
泉州市是福建省第一人口大市,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891.4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7.70‰。近年来,泉州市擦亮党建领航之灯,汇聚部门协同之力,努力打造高水平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去年,泉州市入选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实施城市,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24个,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测评,满意度达96.67%。
完善服务体系
奏响党建领航“主题曲”
泉州是民营经济活跃的“奋斗之城”,不少育龄夫妇因工作忙碌、家中老人体力精力有限等原因,存在较大的育儿压力。同时,泉州有外来务工人员210余万人,每年新增各类人才9万—10万人,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较大。2025年度泉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善普惠育幼服务体系,打造‘泉享托’品牌”。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惠育幼体系建设,市委书记张毅恭带队,参加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全国竞争性评审答辩,并担任主答辩人,在入选示范项目实施城市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协调项目推进工作。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领导。市卫健委策划实施“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四项机制,打造‘泉享托’普惠托育服务品牌”党建项目,被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评定为2024年度市直机关党建四星级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筹领导、市卫健委党组和机关党委具体协调指导、各县(市、区)卫健局党组织组织实施、“三大中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专业支撑、各项目单位党组织具体落实的五级党组织书记齐抓共管格局,全市近百个党组织600多名党员直接参与项目建设。
坚持政策扶持,协同协作推动。在市委、市政府有力领导下,泉州市卫健部门与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站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高度,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题共答,催生“1+1>2”的聚合效应。强化市县两级联动,定期开展调研调度,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将托育服务工作纳入泉州市“十四五”规划,落实税收优惠、贷款优惠、水电气按居民价格收费等有关扶持政策,在新建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工作中,将包括婴幼儿托育设施在内等公益性配套设施纳入统筹规划,同时,将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及年度用地计划并优先予以保障,通过房地产项目配建婴幼儿托育用房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坚持服务管理,试水免费体验。市政府出台《泉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目前已有353家托育机构完成备案并纳入监管,市政府定期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托育机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并筹备成立市托育服务协会。面向全市所有首次入托的婴幼儿家庭免费发放“泉享托”普惠托育体验券,促进目标家庭了解托育、信任托育。
突出普惠优先
奏响多元供给“交响曲”
针对托育服务面临设施缺口大、运营成本高、人才供给不足等挑战,泉州市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着力增加托位供给,努力解决托育服务价格偏高和市民群众对服务质量不放心的问题。全市已建成托育机构699家,可提供托位数38828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24个。
扩大普惠供给,优化社区服务。继2020—2023年连续4年把托育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后,2024年市级投入资金600万元,主要用于托育机构运营补助,2025年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备案普惠托育机构运营补助”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总投入约1200万元,市、县财政资金按1:1配套。引导12家“党建+”邻里中心和16家社区开办托育班,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
突出公办引领,推进幼托一体。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开展托育服务,已有25家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由国企等单位承办。市卫健委、市教育局联合发文支持公办幼儿园开展托育服务,简化备案流程,全市已有387家公办幼儿园开办托育班,可提供托位18086个。
激发社会活力,加固风险保障。发挥泉州市民营经济活跃的优势,催生“明心爱萌”“海丝优贝”“名门”等本土民营托育品牌,并探索连锁和规模化发展模式。在全省首创“市级统一招标、分县统一签订保险合同”方式,为全市托育机构投保“综合责任保险”,进一步降低托育机构运营风险,给托育服务机构经营者和送托婴幼儿家长送上一颗“定心丸”。
加强队伍建设,巩固发展基石。成立婴幼儿照护托育服务产教融合联盟,本市5家高职院校和22家中职学校开设婴幼儿托育相关专业。2024年婴幼儿保育等专业在校生达9025名。2024年以来,市级举办26期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培训班,共培训2720人次,701人获托育卫生保健培训合格证书。组织全市托育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并遴选人员参加福建省首届托育服务职业技能竞赛,荣获育婴员职工组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
强化支撑保障
奏响蓄势赋能“进行曲”
泉州市以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示范项目为契机,在托育领域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实现缓解群众入托难、减轻群众入托负担、增强群众托得好“三大目标”,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泉州样本3+4+3”建设,即建设市家庭发展事务中心等“三大中心”,实施托位建设提升工程、托育服务暖心工程、婴幼儿照护放心工程、托育管理标杆工程等“四项工程”,突出规划政策支持引领、公办为主引领、侨台特色引领“三个示范引领”。
建设“三大中心”。经市委编办批准,把市计划生育药具服务站更名为市家庭发展事务中心,协助卫健行政部门指导落实普惠托育相关工作。深化“校府合作”,依托泉州幼儿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实训一体、从业人员培训、产品研发、闽台融合、普惠托育5个基地,实现托、培、研、教、示范一体化。依托市妇幼保健院建设市托育卫生保健指导中心,强化托育机构卫生保健服务工作。
融入乡土文化。各地积极打造具有县域文化特色的托育园,如德化县打造陶瓷文化托育园,鲤城区打造古城特色托育园,丰泽区打造浔埔文化托育园。
推进医育结合。目前已有3家公立医疗机构开办托育班,可提供托位260个,其中2家入选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托育机构接受医疗机构签约指导率达91%。
倡导新型婚育观念。结合世界人口日等重要宣传日,省、市、县三级联动,广泛深入宣传倡导新型婚育文化。通过全市3700辆出租车车顶LED显示屏每天24小时播放倡导托育服务的宣传标语,开办“泉州健康人家”微信公众号,大力倡导婴幼儿科学照护、保护生育力,凝聚各方力量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泉州市始终把人口问题作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课题,把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事关每一个家庭幸福、事关世界闽南文化传承的大事来抓。下一步,泉州市卫健委将继续准确把握人口发展的形势和规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有效破解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为谱写人口高质量发展泉州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人民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