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个别城市出现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同时,受台风影响,我市近期降雨量骤增,蚊虫密度快速增长,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输入和传播风险不断加大。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7月29日,泉州市卫健委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至10月底,在全市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每月集中一周进行。
以“翻盆倒罐”为重点
铲除蚊虫滋生场所
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发动干部职工、群众,开展村(社区)、单位和家庭环境卫生大扫除,核心任务是“翻盆倒罐”,清理杂物,减少室内外积水环境,铲除蚊虫滋生场所。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自行清理内部蚊虫滋生地。
以居民住宅区、老旧小区、城中村、建筑工地、废品收购站、公园绿地、农贸市场、学校、医院为重点,全面排查天台、地下室、闲置地、绿化带、贮水容器、废弃轮胎、瓶罐及各类明暗沟渠等关键点位,确保“清积水、灭蚊虫”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此外,还要抓好雨后应急清理。在台风及强降雨天气过后,各地要立即组织力量,对因降雨形成的各类新增积水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清理,防止形成新的蚊媒滋生环境,确保防控措施跑在风险前面。
以灭蚊为重点
科学开展消杀行动
科学实施消杀。组织专业防治队伍,选择在清晨或傍晚等蚊虫活动高峰时段,对成蚊密度较高的区域,如公共区域的绿化带、小树林、竹林、停车场、地下车库、一楼楼道等进行科学、规范的滞留喷洒。消杀工作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避免过度用药。作业前必须提前发布公告,提醒居民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蚊媒监测。各地疾控中心要强化蚊媒监测工作,加密对交通场站、医疗机构、学校、市场、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的蚊媒密度监测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各地要完善应急预案,组建应急处置队伍,储备充足的消杀药品和防护物资,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以预防为重点
强化个人防护意识
持续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控知识,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社会氛围。
全方位普及防病知识。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普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治知识,特别是典型症状表现、传播途径、防蚊措施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强化个人防护意识。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提醒市民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设施,主动清理院落、阳台积水容器,屋内水培植物每周换水等,同时配合社区积极做好防蚊灭蚊等工作。
来源:东南早报
通讯员:邓青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